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生命里,一些缱绻,无论素净,还是喧哗,都已经被岁月赋予了清喜的味道.动起笔来,一起纸短情长.
“蓝天”阳春秀,“文苑”景独好
——游簸箕掌记
文|刘少青
今天,一个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与众文友畅游了位于蓝田县城西北,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簸萁掌景区。
早上八点,我乘601班车到青羊路口站下车,远远望去百米之外的茂盛酒店门前,红色横幅上“《蓝天文范》阳春踏青采风团”一行大字高高竖立,鲜艳夺目。横幅下已聚集了十多人,马上就要和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见面了,激动、好奇之情油然而生,我恨不能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他(她)们面前。
参加采风活动的文友中,我熟悉的只有王刚和肖祎娟二位。其余各位虽读过其文见过照片,但许多人的照片也许是旧照,与现在的本人差别很大,所以突然照面,大有咋看陌生又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啊,你就是……!”“哦哦,我就是……”。惊讶、喜悦并夹杂些许失望的复杂感觉一下涌上心头。握手、拍肩、拥抱、寒喧,欢声笑语中,互谈对对方的印象及对其某篇作品的称赞。在这阳春的早晨,我终于目睹了久闻大名的郗崇民、魏娟妮、于西敬、乔斌礼、李文雅、韩立平、王向玲、王养社、李端利等老师的尊容,领略了他(她)们的风彩,终于把其文与其人一一对应起来。
八点半,人到齐了,主编魏娟妮老师简略介绍了踏青路线及活动安排后,领队王刚及郗老师、于老师等招呼大家分乘五辆车出发。
车辆鱼贵相随,沿312国道西行约三公里,在一丁字路口北拐,几分钟后,停在冯家村预订好的小饭馆门前,二十多人分几桌吃早点。
咬一口热乎绵软的蓝田油饼,品一勺筋道香甜的蓝田豆腐脑,顿觉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九点半,我们向簸箕掌进发,出冯家村北行一里许下到沟底,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女娲湖。
宽阔如砥的湖面,鸳鸯对对,白鹭戏水,野鸭成群,水鸟啁啾。湖畔芦苇青青,摇曳多姿;岸边野花芬芳,争寄斗艳。椭圆形的石拱桥如长虹卧波,架于湖上。俯瞰湖水,清澈见底,水草白石历历在目,鱼儿小虾穿行其中;抬头仰视,但见天鹅、鱼鹰盘旋空中。蓝天、白云、石桥、花草飞鸟倒映湖中,真可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岸芷汀兰,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壮丽景象。
告别女娲湖,我们乘车逶迤而上,依次越过相互间隔一里多长的三座高大石门牌楼,远远望见高处平台上,领袖的石膏像巍然矗立在迎宾广场,领袖慈祥的面容,挥起的右手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在领袖像下合影后,我们沿广场东边观看南边塄下一组组大型游乐设施,忽然有人惊叫“看!东边牡丹园!”,扭头东望,大片大片的白牡丹竞相怒放,熠熠生辉。呼啦啦一下子,我们蜂拥般奔向花园。
置身花海,俯身嗅嗅花香,令人陶醉;回顾四周,蝴蝶翩飞,蜜蜂歌吟。拍照留念,流连忘返。声声催促下,一步三回头,还在回味刚才的美景,不觉已进入簸箕掌村中,但见: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幢幢民居排其中。曲廊花径,小桥流水。凌空花架,爬满绿藤。高屋大殿,雄伟典雅。幅幅壁画,神话传说。簇簇花丛,郁郁葱葱。清清绿潭,锦鳞游泳……,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又似步入红尘之外的仙境。
簸箕掌民俗村风光旖旎温馨,伏羲岭上的景色又如何呢?
车行伏羲岭,穿行花海中。行至六七里,跃上一个平台,一排排青砖窑洞依岭而建,窑洞前是一巨大广场,广场南,伏羲手持八挂疑视前方,那宽宽的额头,睿智的目光,似在预测人类的宿命。广场东,前后三座庙宇坐北向南,那是为拍摄电视剧《柳青在皇甫》,按一比一比例再现作家柳青当年在长安皇甫写《创业史》的场所而搭建,有水井,灶台,花架等农村人生活场景。
在此拍照,喝水、歇息,稍作停留后,我们从岭东侧绕道北边拾级而上,郗崇民老师老当益壮,居高临下给我们留下一幅幅登岭的照片。
终于登顶了。望东山,白云弥满,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仿佛看到了王顺担土上山葬母的孝心,看到“天下名山此独秀”“玉山高并两峰寒”的奇幻,感受蓝关古道韩俞“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无奈,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琴音;扭头南望,渺渺氤氲中,白鹿原上神鹿呈祥;回身北望,骊山晚照光明现,九龙头上仙气旋。
回看四周,群岭拱卫,坡陡沟深。伫立人祖庙前,撞击古钟,声韵沉郁,苍凉幽长,回荡山谷,久久不绝。跪拜人祖伏羲女娲像前,感恩女娲抟土造人的艰辛,感念伏羲八掛为子孙逢凶化吉的厚恩。遥想五干年前“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联想到上陈古猿、公王先祖,华胥古国,三皇陵冢,一条清晰的古国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华胥——华夏——中华,一个“华”字贯穿始终,而根脉竟在这盛产美玉,创造美食的蓝田!刹那间,我为我生在蓝田而骄傲,为我做为一个蓝田人而自豪。朦胧中,我又俯瞰岭下,神游乔村五里头,耳畔仿佛又回荡起北宋间,蓝田一门四进士,创立的中国历史上首部农村自治宪法的《吕氏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谆谆教诲,“云阁学舍”里牛兆廉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谋太平”传道、授业、解惑的身影。忽然,于老师一声呼唤,把我的思绪从历史云烟中拉回现实。看看四周,怎么不见王刚、王养社、王向玲?手机上一瞄,原来“三王”正在岭头下窑洞侧的“庙宇”排演由王刚编导,养社、向玲主演的情景小剧:《父女情》,父女互相帮衬,相依为命。剧情悲切,演员入戏,令人感动。
拜完伏羲女娲,我们回到洩湖街一农家乐,茶叙毕,一桌丰盛的饭菜诱惑着我们的胃口。我们频频举杯,为有缘相识相逢而痛饮!为春日踏青赏景而干杯!为感谢“蓝天文苑”编委会的精心组织,周到服务,盛情款待而开怀畅饮。说不尽的知心话,道不尽的不了情。
酒足饭饱,会议开始,美女主编魏娟妮女士代表文苑致辞,拉开了会议帷幕。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于西敬老师逐人赠书。捧着这沉甸甸,渗透着作者多年心血,饱含殷殷乡愁的《那树那牛那人》,我心情无比激动。于老师谈了该书的创作历程,乔斌礼老师结合自己对文学的认识,对于老师作品作了诠释解读。接着,娟妮、王刚代表文苑对郗崇民、杜颖、李端利、李西平、刘少青、王向玲、许燕青、杜群涛、韩立平、乔斌礼、王宝宝、肖祎娟等老师颁发聘书,聘请这些文友为文苑签约作家。
这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本来活动的重头戏,是邀请文苑特邀嘉宾、西北大学教授雷养超先生为大家畅谈写作心得,但由于雷先生恩师李文雅老师也参于活动,在老师面前雷先生表现了谦谦君子的虚怀若谷,闭口不谈创作心得,尽管李老师一再让学生敞开心扉,但雷先生就是“抗命不从”。这感人的一幕对我们虽有遗憾,若有所失,但这何偿不从侧面体现了师道尊严的传统美德!
最后的狂欢,充分展示了气质才女王向玲的主持、表演天赋,她集朗诵、歌、舞为一起,不时赢得文友阵阵掌声。
李文雅老师一首《沁园春·雪》诗朗诵,声情并茂,高亢、浑厚、富有磁性、饱含激情、有强烈穿透力的才艺展示,把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王养社一首《老房子》凄美深情,音韵悠长,令人动容。庞黎明的《给女儿》诗,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恋、祝福、期盼、寄语,舔犊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心依然难以平静,我为踏上故乡这块积淀着厚重人文历史的土地给我的启迪而感动,为这快故土上先民们改天换天、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感动。我将以笔为犁,在这片土地耕耘播种,铁肩担道义,拙手写春秋,讴歌乡音,书写乡情。
再见了!我亲爱的兄弟姐妹,愿明年花开时节,我们再相会于大美蓝田的青山绿水中!
作者简介
刘少青,蓝田原上人,《蓝天文苑》签约作家。2017年底开始写作。先后在《丝路原创文学》《滋水美文》《西部文学》《乾陵文苑》《灞水两岸》《五谷文学社》《蓝天文苑》等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随笔、游记、评论五十多篇(首)。百度、搜狐、新浪、腾讯、今曰头条、界面新闻、陕西文化总站等网站多有转载,部分作品被纸媒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