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
我沾了能吃苦的光(散文)张瑞志
2020.05.17
回顾自己37年的部队工作生涯,我最大的感受是经常与吃苦流汗相伴,始终与拼搏奋斗相随,自己能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正师职领导干部,靠的就是苦练苦干,是苦锻炼了我,是苦提高了我,是苦成就了我。由于能吃苦,我入伍第一年就荣立三等功
我1981年11月入伍后,因所在部队刚刚组建,没有营房,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一结束,就投入到紧张辛苦的基建营房建设之中。我们营的任务是烧砖,我所在的连队负责把烧好的砖运出窑外。在农村生活过的同志都知道,砖窑是椭圆形的,俗称“转盘窑”,窑的一圈儿有20个窑门,由于采取的是循环烧制法,每天将有六七个窑门的砖被烧好。我们班6名同志每天的任务是把一个窑门的10000块砖,用手中的两个铁夹子夹出窑外(每个铁夹子夹4块),每人平均要往返窑里210多次才能完成任务,需要4个多小时。
窑里温度很高,一般都在40多摄氏度,戴着厚厚的隔热手套才敢接触砖块,加上窑内面积狭小,喘气都有些困难,进去不到10分钟全身就被汗水浸透了。夏天,到窑内像进了烤箱,热得厉害,大汗淋漓,心脏怦怦加速跳动,人像缺了氧一样,张着大口急促地呼吸;冬天,穿着单工作服,一出窑门,身体温度马上变凉,再加上刺骨的寒风,冻得直打哆嗦,两只手裂开了多个鲜红的口子,既疼又痒。不仅如此,窑里灰尘也很大,即使戴着双层口罩吐出来的痰也是黑红黑红的。由于在窑内时间比较长,眼睛经常会迷进一些红色的砖面,磨得非常难受,再加上汗水不停地流进眼中,既磨又痒,看东西都有些模糊。每次出完砖后,脸黑乎乎的,衣服又湿又脏,体力严重透支,累得都不想动了,只是一个劲地喝水。虽然感觉饿,但又不想吃饭,只想赶紧冲个澡睡上一觉,缓解一下劳累。为提高出砖效率,我和另外一名新兵,每天上午出完砖后,下午自觉到砖场加班,先扒开一个窑门,夹出1000块砖。这样,窑内就腾出了四五平方米的空间,以便第二天早晨全班能同时进入窑内出砖。面对劳动强度这么大的出砖任务,我没有被吓倒,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每天除了踏踏实实完成出砖任务外,还坚持在休息时间练习写作,岀黑板报,到炊事班帮厨,自己开荒为连队种菜,起早打扫卫生,到周围老百姓家里做好事……一年的新兵生活特别是出砖对我锻炼很大,不仅磨炼了意志、锤炼了作风,而且丰富了人生经历、培养了吃苦精神,更重要的是为部队的营房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扎实的工作和辛勤的劳动,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和大家的好评。这年年底,上级根据我的突出表现,给我立了一个三等功,并安排我当了协助司务长工作的给养员,这在同年度入伍的新兵中是仅有的。
由于能吃苦,我进入了军队最高政治机关
1993年9月,我从基层部队考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从入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做到学研双丰收。考虑到部队写作人才比较缺,将来毕业能分到师以上机关,我除了认真学好各门课程、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外,始终坚持练笔,力求有所收获。由于文字基础比较差,我坚持从学习和积累做起。学校每天下午为自习课,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我尽量抽出1个小时到图书馆搜集资料,上学期间仅复印费就花了3000多元。为开阔视野,我自费订阅了《新闻与成才》、《办公室业务》、《秘书之友》、《应用写作》等杂志,认真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潜心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收获比较大。4个寒暑假,我几乎都是在爱人单位图书馆的阅览室中度过的,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看了许多,仅读书笔记就写了两大本。在军校两年时间里,我先后学习有关写作书刊50多本,积累写作资料160余万字,抄写好的文章标题840余条,摘记精彩语句1500余段,并分类建立了资料库和标题库。平时,我经常翻阅这些资料,仔细咀嚼品味,从中汲取营养,奠定了搞好写作的基础。
奔着渐进提高写作水平这个目标,我从“萝卜条”、“豆腐块”写起,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平时上课、办事、上街、散步、看电视、参加会议、与人交谈时,处处留心,我在校期间发表的许多言论和消息都是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的素材。有一天晚上,我在看残疾人运动会比赛实况转播时,被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连夜写了一篇《向残疾人运动员学习什么?》的短文,很快在《三秦晚报》发表。入学第二年的5月份,学校组织学员到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返校后,我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写了《从毛主席拒收沙果想到的》、《面对延安我忏悔》、《一次难忘的党小组会》等5篇文章,分别被《西安政治学院学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党的教育》杂志采用。从学校开展的某项工作中捕捉写作素材,是我练笔的又一个有效做法。比如,入学第一年的11月份学校组织征订报刊,我结合同学中存在的盲目订阅现象,写了一篇《订阅报刊应做到三个结合》的文章;整个征订工作结束后,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我写了一篇《西安政治学院报刊征订快、种类多、实用性强》的消息;看到同学们在报刊阅览室里孜孜不倦学习的场面,我又写了一篇《“千淘万漉始得金”——来自阅览室里的札记》,这些文章都在校刊、地方报刊上发表。我还特别重视结合所学课程练习写作,在理论向实践、知识向能力转化上下功夫。每学习一门课程,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社会或部队现实问题写一篇体会文章,先后有19篇被报刊(电台)采用,有的还获了奖。
为处理好学习与写作的关系,既不耽误课程学习,又能提升写作水平,我坚持对所学课程提前搞好预习,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保证学习质量,努力考岀好成绩。除此之外,我几乎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练笔写作上。每天2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我总是提前40分钟起床写点东西;晚饭后别的同学都去自由活动了,我却在精心构思写作;熄灯后同学们陆续进入梦乡,我常常一个人在学习室里挑灯夜战;双休日同学们有的上街,有的去郊游,我却主动到杂志社帮忙,学习写稿技巧;每次寒暑假我都提前5天返校,集中精力起草或修改假期社会调查报告……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西安政治学院毕业时,我的各门功课平均成绩88分,被评为三好学生,受到队嘉奖;发表消息、言论、调查报告等84篇,获得毕业学员学研成果一等奖。毕业前,解放军总政治部派人到学校挑选一名秘书,学校让5个毕业队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各推荐一名学员,我所在的学员队推荐了我。经过组织的考察、筛选,我有幸被选中,进入了军队最高政治机关。
由于能吃苦,我在秘书岗位上站住了脚
1995年8月2日,我到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报到,部长、政委和办公室主任都与我谈了话,决定暂时安排我到保密室从事秘书工作。从此,进入了考验我、锻炼我的试用阶段。虽然我在军校学到了许多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但由于上学前只在团机关工作过,没有经过师、军、军区三级机关的磨练,素质能力距总部机关的要求差距比较大。怎么缩短这种差距?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功夫弥补素质弱这个缺陷,迎头赶上去,否则随时有可能被淘汰。我所在的直属工作部管辖着很多直属单位,每天从各个渠道进入保密室的文件、信件数量很多,我坚持做到文件随收随登记,随登记随分类传阅,急件急传,有批示马上办理,不在自己手里耽搁;各局和每个人的来件,当天收到当天送,没有特殊情况不隔夜;需要下发到各直属单位的文件及时分发,从来没有误事;文件传阅完毕后,按要求统一归档,没有丢失、乱放的现象。在做好保密室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完成办公室领导赋予的公文写作任务。为什么做保密工作还承担文字材料写作任务呢?用办公室领导的话讲,这是为了培养我的综合素质,政治学院培养出来的高才生,不能总待在保密室,适当时候要走到前台担当主力。办公室作为综合协调部门,事务性工作很多,文字量也很大,不仅要写好自身的材料,而且其他局报给部里的材料如果不符合要求,秘书也要帮助修改,甚至重写。因此,许多时候材料一个接着一个,一篇比一篇要得急。作为秘书,我常常是上班时写,下班开夜车还要写;节假日放弃休息写,晚上睡在床上,一有所悟,爬起来还要写;遇上任务紧急时,只能昼夜不停,加班加点赶写,一个稿子写下来累得头昏脑涨,疲惫不堪;任务没完成,心里不踏实,饭吃不好,觉睡不香,有时整夜失眠,吃安眠药都不顶用。因为材料多,要的又很急,我晚上12点之前睡觉的时候很少,许多时候是整个通宵不能合眼,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累得颈椎病加重,背部僵硬酸疼,面黄肌瘦,眼圈发黑,人很憔悴,亲身体会到了秘书工作的辛劳和苦累,真正理解了做一名总部机关干部确实不容易。面对这个以“苦”为伴的工作,是勇于吃苦、一往无前,还是被苦吓倒,半途而废?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因为我深知,提高素质能力的实践,必然伴随着艰苦和辛劳。自己还年轻,受点苦不算什么,若不抓住这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而怕苦怕累,宽容自己,放松自己,那自己的能力素质就很难提高甚至会倒退,那样就永远不是一名称职的机关干部。因此,我总是把办好每件事情、写好每个材料,当作锻炼提高自己的好机会,全身心地投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竭尽全力去完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秘书岗位的试用锻炼,使我的办事能力和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6年7月,一年的试用期满后,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组织正式任命我为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秘书,由保密室调到秘书室开始担负更重要的职责。
由于能吃苦,我成为优秀机关干部到秘书室工作后,我身感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为更好地胜任本职,我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积极承担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磨练自己,在完成任务中提高自己。做秘书工作10年来,我不仅认真做好会议活动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交办的事务性工作,而且完成了大量公文写作任务,参与了许多大型材料的撰写,共起草各种材料520多份,约有230万字。由于材料多、任务重,我每年有近三分之二的业余时间是在加班加点中度过的,数不清熬了多少个夜晚,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许多时候都是夜里一二点钟才睡觉,凌晨四五点钟又起床。不少时候干脆住在单位不回家,累了顾不上休息,饿了就泡盒方便面充饥。有一次,为赶写一个材料,我从上午写到深夜三点多钟才基本完成,又困又累,骑上自行车恨不得马上赶到家睡上一觉。由于一路上还在想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写得到位不到位的事,走进宿舍楼后,上错了一层楼也不知道,掏出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锁,急得满头大汗,屋里男主人以为是窃贼,突然开门拿着木棍冲出来,在向我打来的一刹那,发现我是他楼下邻居,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问我怎么半夜弄他家的门锁,我赶紧解释:“上错楼了,对不起。”真是万幸,我现在想起来这件事还有点后怕,要是当时男主人提前一秒钟下手,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有一年的三四月份,我牵头起草部领导的一个党课辅导材料,1万多字的稿子用一周时间刚突击完,又领受去一个单位交流公文写作的任务,用5天时间赶写了近万字的讲课稿;一上完课,接着登机飞往京外一个单位,为部领导参加这个单位党委民主生活会做准备;我与另外一名同志把部领导在这个单位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稿写完后,部领导又让我赶回北京,牵头起草整个总政系统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这期间连续50多天,都工作到夜里12点以后,有时甚至通宵。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感到身心很疲惫,但只要任务一来,还是全身心地去投入,从没含糊过。有耕耘就会有收获。10年的秘书工作实践,使我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成为部机关完成大项任务的主力和骨干。我的工作也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先后5次受到部嘉奖,1次荣立三等功,2次被部里评为优秀机关干部,1次被总政治部评为优秀机关干部,还有1次被解放军四总部评为先进个人,多次在部机关和直属单位交流提高素质能力的经验体会。
苦是一个人难得的成长机遇,能力从来都是苦藤上结出来的甜果;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工作中虽然苦点、累点,但得到的收获,远比付出的汗水要多得多;一个素质过硬的人,无一不是吃苦“吃”出来的,加班加点“熬”出来的,挑重担子“压”出来的,急任务给“逼”出来的。正是在吃苦中,我们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素质才会一步一步得到提高,硕果才会一个一个得到收获;正是因为苦,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增长了我们的才干,充实了我们的人生;正是这种苦,使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职责,高标准完成担负的工作任务,练就了成长进步的真本事。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没有奉献的意识,没有顽强拼搏的劲头,要想提升素质、胜任本职、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喜欢本篇,欢迎点赞分享
作者简介:
张瑞志,1963年7月出生,河北省临漳县砖寨营乡东风柳村人,1981年10月入伍,研究生学历。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综合局秘书、副局长,编研室主任,宣传保卫局局长。先后在石家庄陆军学院、西安政治学院、国防大学学习。在军队高级领率机关工作23年,结合工作研究发表了200多篇文章,有多篇获奖,多次受邀到有关单位交流做好机关工作的体会。
戳这里,阅读原文张瑞志 | 我敬佩的陵水新村房东(散文)
张瑞志 | 想念父母(散文)
张瑞志 | 在高中同学联谊会上的感想
张瑞志| 通往高中的求学之路(散文)
张瑞志 | 献给妻子的礼物(散文)
张瑞志 | 曾经奋斗在砖厂(散文)
张瑞志 | 又到春节团圆时(散文)
邺 城 文 学 征 稿
《邺城文学》面向大众长期征稿,体裁不限,欢迎各类正能量的文学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优秀作品也可推荐。也欢迎大家自带配图、音频。字数要求:散文不少于800字最多不超过3000字;优秀小说可以连载。现代诗歌至少两首。没有酬稿,赞赏一周以内超过10元,包括10以内全部是作者的,不足10元或者一周以后的赞赏不再返还。有诵读的赞赏按比例给诵读者。
平台隶属河北省临漳县文联
长按二维码关注
投稿邮箱ycwx866@163.com 微信qh9289
图片?网络 / 审核?春天树 / 责编?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