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花木兰从军(山西姑娘花木兰的从军之路)

花木兰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南北朝民歌,中学时代作为必备的古诗词,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

作为文学名篇,《木兰诗》除了文学美感,精神激励之外,似乎还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历史的信息,战争的密码,以及王朝的兴衰,时代的更迭。

1
花木兰名字探究解析
目前,最早记载花木兰的碑文在河北完县木兰庙,文载:“神姓魏,字木兰”。
《江南通志》说:“木兰姓“魏”氏,名“花孤”。在《归德府志》《完县志》《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中也有花木兰“魏“姓之说,足可以看出花木兰本不姓“花”。
在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吹曲》中并没有提到花木兰姓“花”。

直到明代,学者徐渭在《雌木兰替父从军》中,才第一次出现“妾身姓花名木兰”的说法,徐渭还给花木兰的全家安排了姓名。

花木兰的父亲为姓“花”名“孤”,字桑之,她母亲娘家姓袁,姑且称她为“花袁氏”。木兰的姐姐也有了姓名,叫“花木莲”,那位在木兰凯旋归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弟弟叫“花雄”。

从此以后,人们都认为花木兰姓“花”。

清末学者董康在《曲海总目提要》中也考证得出:
花木兰的故事虽载于《乐府诗集》,但本不知原委,流传所称姓花及嫁王郎之事系传言,可见木兰本和花姓无关。

那么,花木兰到底是谁,又姓什么?

让我们回到《木兰诗》开篇一探究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四句交代出木兰在家庭中的主要工作就是织布。

那么,除了纺线、织布外,木兰家中是否还有其他的副业?一定有,那就是等待“磨刀霍霍向猪羊”的猪和羊。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花木兰家中竟然没有游牧民族广泛养殖的马和牛,以及骆驼。在木兰出征之前,父亲需要给他“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木兰家中不但没有马匹,关于战马所需要的配套设备也没有,需要一一采购,足以见证在木兰所生活的城郭,养马和生产与战马相匹配的附属品已经分离出普通家庭,依靠单独生产。

基于这一点,我们是否就可以说木兰是一名汉地女子,出生于农家呢?答案是否定的,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接下来再看: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可以看出木兰所在的区域不属于汉地。

“可汗”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是公元三世纪后北亚民族对其政治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鲜卑族对部落首领和酋长的称呼,汉语译作“可寒”,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论统一漠北,这个尊称成为了最高政权首领独称。

《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反应的应该是游牧民族所控制地域发生的事情,更应当确定花木兰是生活在北朝时代某个政权,这个政权最大可能就是北魏。在《大清一统志》中有:“木兰,魏氏女”的记载。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北魏鲜卑族建都平城(山西大同),在那个崇军尚武的年代,以国号为姓,成为一种时尚。

花木兰有可能是鲜卑族,也有可能是鲜卑化的汉族,或其他生活在北魏统辖范围的少数民族。

至于花木兰称谓,可能是由于“花孤”与“木兰”合称之意。久而久之,“花木兰”这个智慧勇敢,可歌可泣的的奇女子就留在了世人的印象中。

2
花木兰是山西雁北人

到目前为止,有关花木兰的籍贯说法不一,有河北魏郡说,山东任城说,河南商丘说,安徽亳州说,湖北黄陂说等多种。各有证据,争执不下。

北魏史学家曹杰先生在《花木兰究竟是哪里人》中说木兰是山西雁北(大同)人,笔者认为符合实际,让我们从《木兰诗》中找出端倪。

“木兰当户织”可以断定木兰已经不属于游牧部落,而是一位农家姑娘,每天都需要纺纱织布。平城(山西大同)作为鲜卑族的首都,花木兰一家此时已经放弃游牧生活,定居于城市周围的某个乡村,专于农耕,纺线织布、养猪养羊,农业与副业结合,为北魏王朝效力。

“可汗大点兵”,“可汗”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类似于汉字的国王,是北亚民族政治首领的称谓。

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蒙古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以至于后来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均称“可汗”。

直到民国初年,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还被袁世凯封为“呼图克图汗”,俄国十月革命后,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被苏维埃政府废除,作为君主的“可汗”称号自此消失。

柔然是活动在阴山以北的一个民族,在此前一直是北魏严防来犯之敌。因此北魏在都城平城之北,修筑长城,在长城沿线设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驻兵防守,全部实行“兵户制”应对柔然来犯。

“兵户制”,也叫“军户制”,是北魏时期很特殊的一项制度,即以边地百姓以户为单位世代为兵,平时耕种练武,遇有外侵就上前抗击敌人。

汉朝末年,曹操主政北方之后,为了稳固边疆,曾大规模的实行屯垦戍边政策,鲜卑人南下之后,曾效仿这一制度,于是“屯田制”被北魏王朝延续下来。

在北魏政权控制的区域,民众服勤农桑,以供军国,上马为军,下马为民,练兵备战,不忘打仗。父亲年老退役之后,儿子世袭军功、继承军籍,并将军功、履历记录于“军帖”。

花木兰一家世代从军,是驻守在这一带的军户。因此花木兰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她替父从军,抗击柔然,是完成她家的兵役,更是实现保家卫国的宏远志向。

3
花木兰从军历史背景

《木兰诗》为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大概可以确定了木兰的生活年代,说明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南北朝以长江为界,南为刘宋王朝称“南朝”,北为北魏王朝称“北朝”,故总称“南北朝”。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作为北方大一统的国家,一直看不起茹毛饮血的柔然,鲜卑人轻视柔然,认为其野蛮无知,状类如虫,称之为“蠕蠕”,不堪一击。

当然,这种蔑视也激起了柔然人的愤怒,埋下了复仇的种子,这种深仇大恨潜藏于每个柔然人心中。

之后柔然人不断壮大,逐渐迁徙到阴山北部一带,到社论可汗时期,趁着北魏王朝南下建国的空隙,攻破敕勒诸部,侵犯鄂尔浑河和土拉和一带水草风美之地。

接着又击败了位于蒙古高原西北的匈奴残部,并接纳其部众,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西至焉耆,东则朝鲜,北达漠北,南临大碛”的广大范围,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资治通鉴》载:“北魏在南方诸部率皆服从,独柔然不事魏”,足以见证,双方矛盾之深。

柔然人“夏则散众放畜,秋肥乃聚,背寒向温,南来抄寇,骑兵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并经常联合后秦、北凉、北燕等政权,夹击北魏,先后有二十多次大规模之袭扰。

这种情况让过惯舒适日子的北魏鲜卑贵族十分难堪,每当战争来临,只是被动抵抗。因而,平定柔然,统一北方,成为北魏壮志未酬的事业。

机会终于来了,北魏历史上一位英武霸气的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一代英主——拓跋焘。

他继位时只有15岁,小小年纪,登上历史舞台的巅峰,自然让柔然人瞧不起。于是6万柔然大军攻入云中,烧杀掠抢,攻城拔地,盛乐宫失陷,兵锋直逼平城。

柔然人觉得小皇帝没有多大出息,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一回也是象征性的抵抗一下完事。万万没想到,拓跋焘13岁就“亲率六军出镇塞上”,14岁时又在父亲生病期间“总摄百揆,群臣赞叹”。

即位后“除禁锢,释嫌怨,开仓库,赈穷乏”,“河南流民相率内属者甚众”,如此雄才伟略,霸气十足的一代豪杰,岂容柔然横行霸道。拓跋焘御驾亲征,率军北伐,打的柔然仓皇北逃。

接下来,他的攻势更加猛烈,一次次对外用兵,一回回南征北战。公元429年,在拓跋焘登基5年之后,又亲率大军“舍辎重,轻骑兼马,至栗水,蠕蠕震怖,焚烧庐舍,绝迹西走”。

自此后,柔然一蹶不振,柔然可汗惊忧过度,“发疾而死”,所属部落倒戈。

在此后的十年间,拓跋焘灭北燕,讨北凉,统一了广袤的北方地区,北魏领土空前扩张,“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甚而至于地处南国富庶之地的南朝也刮目相看,被誉为“英图武略,事驾前古”。

花木兰正是生长于北魏拓跋焘时代,她顺应时代,紧跟潮流,替父从军,建功立业,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传说。

4
花木兰从军行军路线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告别父老,经过一天行军,傍晚夜宿黄河边,而后又经过一天行军,来到黑山头。

之后遭遇燕山胡骑,两军交战,大获全胜。可见木兰是晓行夜宿,长途跋涉,历经艰险,真可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山西雁北(大同一带)离内蒙古河套地区很近,骑马急驰,一天可以到达,夜宿黄河边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木兰是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无论如何,是不能完成远距离行军的。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说的是木兰早晨过了黄河,晚上到达“黑山头”,据胡三省《资治通鉴》考证,“黑山”就是今天杀虎山,位于河套一带黄河东北,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魏书》载:北魏征伐柔然“出东道向黑山”,因阴山山体呈红褐色,被统称为“黑山”,过了黑山就是当时柔然的境界。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燕山”指的是今天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

从黄河到黑山,从黑山再到燕山,如此行军路线,纵观永嘉之乱后,衣冠难度,一直到隋朝北周的北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有一场战争符合这一条行军路线,那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伐柔然之战。

征战四方,捷报频传,前前后后正是十多年之久,这不正好印证了木兰“从军十二载”吗?

应该说,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南北朝民歌《木兰词》所反映的真实事实。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中有皇帝在明堂诏见花木兰的记载,当时南北两朝只有北魏都城平城有明堂,这座明堂建于太和十年。

《木兰诗》中有“兵帖”、“策勋”、“大儿”、“爷娘”等称谓,明显带有北魏痕迹。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北魏鲜卑族以肉食为主,当地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军民也喜欢肉食,亲朋好友相聚,杀猪宰羊招待是常事。

“对镜帖花黄”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描述,起源于北魏,在那个崇军尚武的时代,施粉黛视为柔弱,“贴黄花”打扮成为一种时尚。

木兰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之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

木兰对父母,对祖国有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是其英雄品格凝聚的伟大精神。

5
《木兰诗》隐藏着深刻寓意

《木兰诗》前半部分讲述木兰所从事的职业,所生长的环境,替父从军原因,以及坚定信念,勇敢从军,开赴边关,建功立业的情景。看似花木兰从军,其实是隐喻北魏王朝开疆拓土,蒸蒸日上,兴盛勃发的一个缩影。

鲜卑族由草原民族一统中原,平定北方,成为那个时代真正的北方王者,如果只讲述木兰从军,那也绝不可以成为千古名篇。

我们来看后半部。

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汉地皇帝的统称,是政治体系最高统治者独有的名词,“名堂”,“明诸侯之尊贵也,故周公建焉”,是汉地朝廷议政之所在,鲜卑族是尊为“可汗”的,可为什么后半部就变了呢?

事实上,北魏王朝在入主中原过程中一直在推行汉化,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通婚,推行郡县制,大量任用汉人为官,为了巩固国都平城的安全,防御北方的柔然南下,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用以拱卫都城。

当时六镇将领乃至一般士兵,身份都是比较高贵的,然而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平城不复为国都,从“可汗”到“天子”,似乎在昭示北魏政权从平城迁都洛阳,游牧变为农耕,部落联盟变为封建政权,与此同时,边关六镇也失去军事上的意义,将兵地位一落千丈。

他们远在边关,少有接触汉文化的可能,与南迁的鲜卑贵族在文化上形成差距,心理上形成隔膜,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

南迁的鲜卑族放弃了养马备战,执马鞭、武器的手也逐渐伺弄起庄稼,抚摸了机杼,不闻战马嘶鸣,但闻机杼声声;不见演兵习武,只有安乐享受。

再加上推行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仿效汉人官员制度改革,南北实行一国两制,北部实行鲜卑部落制度,南部实行汉地封建制,由两套官衔,两种语言,共同管理国家。

请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为什么面对可汗那样大的赏赐不为所动,而是急着回归故乡。

是啊!谁不愿意过太平安稳的日子,将士胜利归来,选择田园生活,再也不用杀伐征战,只需要“理红妆”、“理云鬓”和“帖黄花”,北魏将士正一步步跨下战马,远离沙场,安坐楼阁,梳妆打扮,整理衣裳。

《木兰诗》最后“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与木兰一起征战的袍泽面对打扮入时,“理云鬓”与“贴黄花”的木兰,竟然认不出来了,是啊!南北有别,情景不同,自然差别很大。

现实的差别,历史的残酷更大,公元523年,也就是拓跋焘即位的99年后,缓过劲来的柔然再次举兵南下,驻守北疆的六镇官兵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援和体恤。

当年六镇将士苦守边关,当兵是义务也是权利,更是无上的光荣与自豪。但封建化后,兵户身份低人一等,迁都洛阳的权贵常常把犯罪之人发配六镇为兵,更使六镇兵民处境不佳,不满情绪暗流涌动,蓄势待发。

公元524年(正光五年),六镇爆发声势浩大的军民起义,紧接着关陇地区胡汉民众也爆发大起义,从此,北魏王朝走了下坡路。

大规模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此举加速了鲜卑族政权的进程,同时也推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鲜卑族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让鲜卑族的血液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身体,得以生生不息。

但此举也带了恶果,造成了民族不平等,待遇不相同,从而埋下了衰落的种子,致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六镇军民懈怠了,同时也失败了。

胡太后执掌朝政,一代枭雄尔朱荣权倾一时,率兵杀入洛阳城,掌权的太后,年幼的皇帝,享乐的贵族全部杀死,北魏王朝走向衰亡,分为西魏、东魏、北齐、北周,最后归于隋唐。

6
《木兰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木兰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著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这是缘源于北魏尚武之社会风俗,创造了一代女杰。后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受农耕文明,进而接受中国文化,最终为中国文化所融合。

就此诗而言,即使木兰之家原为鲜卑民族,也早已汉化;即使花木兰为汉人,或其他少数民族,也早已融入鲜卑。

民族交融是大势所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故说《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花木兰的名字,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召唤着一代又一代女子为国建功立业。

作者
简介

王彦峰,笔名边地星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3届高研班学员。

迄今已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军队报》《人民公安报》《甘肃日报》《山西日报》《国防》《中国文艺》《先锋队》《党的建设》《人民公安》《文存月刊》《环境教育》《回族文学》《北方作家》《黄 河》《漳河文学》《丝路遗产》《中国国家历史》等多家报纸、杂志、网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等作品计200余万字。

出版文学专辑《边地星光》(上下卷);《我在静乐等你》(上下卷);《西出阳关寻故人》(上下册);《戍边黑戈壁》《一种颜色的高度》《仗剑走边关》。

编辑:942668投稿方式:
邮箱:laojiashanxi@qq.com

花木兰从军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