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体温表
关于热量,我们聊过很多,特别是飞机的空调系统、引气系统,起落架的刹车系统也涉及过,这一次是关于人体的热量。
如果你使用水银体温计……
挺新的体温计,怎么“甩”都还是上次的温度,它是不是坏了?
还是新的体温计,只不过在家里放了个把月,拿出来一看水银柱“断了”,找不到替代品怎么办?
总算有了一支正常的体温计,“夹”了3分钟,够吗?
取出来老半天了,费老大劲也找不到水银读数在哪里,怎么办?用不用重新测呢?
测出的体温还不到36℃。倒是没有发烧,难道是人要“凉”了么?
费老大劲才把体温计“甩”出35.5℃,甩不动啦,可以测了吗?
火急火燎地“甩”出一身汗,测出居然37.4℃,这是要“身心俱焚”了吗?
工科学生表示:事发突然,我只有实验室温度计,能不能凑合一下?
用过测温枪,又是电子产品又很方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费劲使用那么麻烦的水银体温计?
莫急、莫急,在文末给出答案。不过,为了确保能理解、掌握,需要先看一点理论。这里尽量为你写得通俗易读……
01 水银体温计的结构和原理
水银测温计,外部是玻璃,内部的空腔内只有水银,凡是没有水银的地方,都是真空。
水银测温计的原理是“热胀冷缩”。水银的体积对温度特别敏感,而玻璃的导热性很差。在测温端,测温泡主要是水银,是特别薄的玻璃包裹着比较多的水银,因此是“热敏感”的。在测温泡上方的刻度端主要是玻璃,是比较厚的玻璃柱中间夹着特别细的水银柱,因此这部分是“热绝缘”的。
测量体温时,测温泡被人体加热。由于“热胀”,测温泡推着水银柱往上爬,直到测温泡的温度和人体完全相同时,水银柱停在了体温的数值上。
取下体温计以后,测温泡会被环境中的空气冷却,由于“冷缩”,测温泡的体积很快缩小,并试图借助水银分子的内聚力把水银柱也拉回去。但是,在测温泡的出口处有一个U形弯折,此处的阻力比较大,分子力无法克服阻力,所以水银就在这里断开,上面细长的那段也就被“锁定”了。
为了保证水银柱在刻度范围内能有很高的精度,容纳水银柱的管路被设计得特别细,因此读取体温数值也很费劲。刻度范围一般是35℃-42℃。
02 测量前如何“甩”体温计
测量之前,要使劲“甩”体温计,是为了借助离心力,让细长的水银柱克服U形弯折的阻力,尽量地回到测温泡。所以“甩”的动作要让测温端的运动幅度比刻度端更大。要握着刻度表,而不能反过握着测温泡来甩动。
采取什么姿势,并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动作不需要优雅,但有人说跳着甩,就是胡说了。从“离心力”来理解,只要摆动的角度、幅度够大、甩的时候快一些,一下一下来,很快就好了。
有朋友表示现在的体温计没有以前的那么好“甩”了。也许只是“锁定”得更好了吧?但是,如果确实握着刻度表,并且动作要点也是对的,还是始终甩不下去,那么也许体温计真的坏了(完全“锁死”)。笔者手头的这只体温计,大约要30下才能从接近37℃甩到35℃。有的人技术更好,可能更快。
在使用之前,只需要“甩”到比预计的体温低、并且所有水银都连在一起即可以(U形那儿连上了)。之所以一般要求35℃以下,是因为35℃明显低于正常体温下限,有操作裕度。
03 平静时的体温才有价值
如果不得要领,整出一身汗才“甩”到35℃,怎么办?没关系,35℃肯定高于环境空气的温度,即使不立即测量,由于“冷缩”以及U形弯折的存在,这个35℃是会被“锁定”的。所以,休息一会儿再测,要不数值偏高了,测完指定要瞎担心!
人体温度在静息时较低,运动之后体温较高。所以,即使在比较不讲究的小诊所,也是由医生来“甩”而不是让病人自己来,除了因为医生更专业,也是为了让病人保持平静。总之,测量之前先保证休息。如果休息不充分,希望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来弥补,也是不行的。因为在恢复平静之前,测量到的最高体温会被“锁定”。
测量时,需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使测温泡被完全且均匀加热,因此腋下测温一般建议5-10分钟。如果时间太短,测出来的数值可能会偏低。
04 保存事项以及应急处置
实际上,由于体温计优秀的“锁定”功能以及应当在平静时才测量,对于居家使用而言,建议在每次测量体温以后,收起体温计之前“甩”它,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而不必等到下次使用前才“火急火燎”地进行这个操作。这是关于保存的第一个注意事项。
事实上,这很像是民航飞机维修里对于工具保存的一般要求。工作完成以后、归还工具之前需要对工具进行“归零”。当然了,必须承认这个注意事项不是必须遵循的、没有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它只是出于职业经验的一点个qiang人lie经jian验yi。
第二个事项是关于如何放置。可以平着放、立着放,但是立着放必须是正着立(测温泡朝下),不能倒立。倒立有可能会让原本被“锁定”的那段水银柱慢慢地离开U形弯折,或者断成几截,再使用的时候,就很难甩回去了。除此之外,玻璃是易碎品,因此建议使用保护套。蓝色的帽子能卡住刻度端。
有朋友指出,体温计的水银柱那么细,液体的“表面张力”就能保证它不断开。可这是能保证一直完全静止时的理想情况。如果倒立放置以后受到颠簸,就可能发生断开;另外在某些情况下,体温计跌落后玻璃未必破裂,水银柱倒可能断开。
理解原理之后还能够明白:只要玻璃没有破裂,水银柱断开的体温计是可以修复的。把体温计放入一杯温水中,保持测温泡向下,等待测温泡里的水银缓慢上升来实施“救援”;等到全部水银都能完整相连时,把体温计从温水中取出、等待冷却;最后再“甩”回去,一支好的体温计又回来了!注意第一不能是很热的水、第二必须全程监控,当水银柱完全填满内腔以后,如果继续加热,体温计就要爆裂了。
但如果是玻璃破裂了,仔细收集好,包裹后才丢弃。一般情况下无须担心水银挥发被吸入,水银是最难挥发的液态物质。
05 常见问题与回答
现在可以解答文章开头的那些疑问了。
Q1、挺新的体温计,怎么“甩”都还是上次的温度,它是不是坏了?
A1:握着刻度表,靠着离心力,一下一下地往下甩,可能需要多达30次,力气小的话也许更多。
Q2、还是新的体温计,只不过在家里放了个把月,拿出来一看水银柱“断了”,找不到替代品怎么办?
A2:只要玻璃没有破裂,就可以用一杯温水来修复它。具体方法:置入温水中、等待水银相连、立即取出冷却。
Q3、总算有了一支正常的体温计,“夹”了3分钟,够吗?
A3:测温泡挺大的,需要更长时间来使它完全加热到体温。腋下测温建议时间5-10分钟。
Q4、取出来老半天了,费老大劲也找不到水银读数在哪里,怎么办?用不用重新测呢?
A4:水银柱天生细小,还需要仔细找找。不过不要担心,测好了之后,温度指示的数值就被“锁定”了。
Q5、测出的体温还不到36℃。倒是没有发烧,难道是人要“凉”了么?
A5:是有点儿低,是不是“夹”的时间不够?不要担心测高了、要担心测得不准。要不重新测一下吧?
Q6、费老大劲才把体温计“甩”出35.5℃,甩不动啦,可以测了吗?
A6:可以啦,比正常体温低就好,等测量的时候,你的体温会把水银柱“顶”上去的。
Q7、火急火燎地“甩”出一身汗,测出居然37.4℃,这是要“身心俱焚”了吗?
A7:不要火急火燎,平静时候测出的温度才是有参考价值的。请小伙伴帮你“甩”。没有小伙伴?这次使用完成之后就“甩”它,下次“立取可用”。
Q8、工科学生表示:事发突然,我只有实验室温度计,能不能凑合一下?
A8:如果“夹”得住(测温泡裸露的类型可以),如果眼睛够快(因为没有“锁定”功能),你就试试吧……
Q9、用过测温枪,又是电子产品又很方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费劲使用那么麻烦的水银体温计?
A9:因为腋下测温比较能真实反映身体状况啊,这是理由之一。额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实际上也总是比腋温低,所以测温枪显示的数值通常是修正过的。第二个理由就是水银体温计精度很高,它的结构和原理都很简单,但正是因为简单才靠谱;有经验的小伙伴都知道,很多测温枪是越用越不准的(电子元件性能衰退)。对了,关于小区门口测手腕温度,你看下面这张图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