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定律
在别人做一件事的时间里,你能够做几件事?是更多还是更少?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哪一个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他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所耗费的时间差异惊人。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人,即使同时应对几件事也能应对自如;而一个行动迟缓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儿呢?其实就在于前者已经养成了高效做事的习惯,并且掌握了做事最简捷的方法。而后者,只是习惯了拖延,事情总是做不完,所以时间也总是不够用。
帕金森定律指出,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并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时间充裕,人们就会放慢工作节奏或是增添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
古人讲的“今日事,今日毕”,与这条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率人士,就必须为每一项任务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这样才能紧张起来,充分利用时间,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
帕金森定律更明显地表现在行政管理中:当行政机构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时,行政人员就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
在这样的行政机构中,机构腌肿、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比比皆是,一份文件需要组织内所有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平衡、结果导致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敷衍塞责。
帕金森定律还时刻提醒着我们:效率高低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样也是一个组织能否持续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克服自己行动的惰性和思想的局限性,修身修为,做高效率人士。
珍惜时间,做高效率人士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共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报机等两千多种新奇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一两项发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常人往往难以想象在爱迪生短暂的一生中,竟然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其实,爱迪生的秘诀在于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爱迪生常对助手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有一次,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需要测量一个空玻璃灯泡的容积,于是叫助手来完成这件事情。可是过了好半天,助手也没有得出结果,爱迪生很奇怪为什么要这么久,他转身看到助手正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用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忙得不可开交。爱迪生很生气地对助手说:“你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他走过去,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注满了水,交给助手,说:“把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就读出了数字。正是这种灵活思考、节省时间的窍门,促使爱迪生的发明事业蒸蒸日上。
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海绵里挤出更多的时间,并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做每一件情。珍惜时间,做高效率人士,是取得成功永远不变的要诀。
做领导,要学伯乐,别学武大郎
为什么行政机构人员往往快速膨胀,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帕金森教授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阐述。他举例说,作为领导的甲感到工作不顺利、很累很忙时,可能会有三种选择:
一是辞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找一位能干的人当助手;
三是找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恐怕没有人会选择第一条路,第二条路也不是明智选择,因为那个能干的人将来一定会取代自己:那么就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找比自己级别和能力都低的乙和丙当助手,把工作分成两份交给乙和丙,自己则掌握全面。乙和丙还要互相制约,无法和自己竞争。
可是乙和丙也是能力有限,过不了多久,当乙也感到工作不顺手时,甲就要考虑给乙找两个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丙配两名助手。就这样,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甲的地位也随之指高。
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旦领导岗位由不称职的人担任,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庞杂的机构、过多的沉员和低下的效率。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只有本科学历的一把手,往往对具有更高学历的二把手抱有成见和戒心,从而在讨论工作时,往往喜欢和比自己学历低或者能力差的三把手在一起,而不喜欢二把手参与;汇报工作时,更不会给二把手表现的机会;如果有可能,甚至会找出各种理由给二把手设置重重障碍,直到他辞职才肯罢休。
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现象正像武大郎的用人政策——比自己个高的人一概不用。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导者长此以往,将导致恶性循环,组织状况每况愈下,效率日益低下。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独具慧眼,能够发现人才、起用人才,更要有容人之量,敢于启用比自己强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使得组织不断进步。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走出“帕金森定律”的怪圈。